2)第六百一十三章:宣教_黄天之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后酌情修改《步兵操典》。

  如今《步兵操典》已经处于一个相当完善的地步,从原先的只有少许的章节,到现在可以照顾到方方面面,详细的写着在各种情况下应当做出的反应。

  现在的黄巾军,无论是战阵的排列,还是行军的速度,亦或是临战的反应,都远远比汉军的郡国兵要强,行军的速度也比普通的郡国兵要快上了一大截。

  而讲武堂的成立,也使得黄巾军的高级将官能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能够得到进步。

  但是政治上却并不太行,虽有道堂的符祝去作为官吏,但是吏员的任务还能接任,官员的重任却是有些难以承担。

  治理一州一郡一县之地确实颇为困难,太平道的辖地内如今很多官员完全就是赶鸭子上架,在任期中慢慢的学习如何治理。

  也辛苦黄巾军的军事实力比较强横,实行军管的时间比较长,再加上有阎忠等人的帮助,才没有出现什么大的乱子。

  如今太平道的二十五处郡国,其中有过半郡国的郡守都是有着世家背景的人担任,部分是由并州一系的世家中人担任,还有的基本都是阎忠、杨绩、傅祁、庞渤等人家族的族人。

  不过许安在选派的时候还是有所注意。这些郡国的郡守选派的人年纪都较大,而且四家的郡守的人数大致相同,张辽的家族还有郝昭的家族也有两人担任着郡守。

  出身黄巾军担任郡守,县令、县长的官员并没有超过半数,这个局面实际上有些不利于太平道的发展。

  虽然现在太平道辖地内的世家豪强十分老实,阎忠等人更是忠心为道,张辽、郝昭等人也在军中任职,但是有些事情终究还是要提前做好预备。

  这一次的童生试无疑是安了许安的心,第一期蒙学堂吸纳的两万余名学童证明了民间并不缺乏人才。

  而陈生就是其中的翘楚,不仅过目不忘,而且还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不需要多久,两年的时间,陈生已经是学到了郡学二年的课程,郡学二年的课程,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的世家子第。

  太平道郡学之中教授的内容,可比普通世家豪强的家学更为有用和深奥。

  “郡学的内容若是这个陈生学完了,单独给他准备一场考试,若是能够考过,可以让他先入国学院。”

  许安转过头,对着一旁的赵乐吩咐道。

  “顺便再传令给宣教司,让宣教司的令君来晋阳府衙一趟,我有话对他说。”

  汉时人笃信鬼神,天命之说,刚刚他看陈生的名字之时,想到陈生的事迹,便觉得其中可以做一些文章。

  宣传得力,或许陈生可以成为太平道乃是天命所归又是强有力的论证。

  文有文曲,武有武曲。

  吕布的名字和陈生的名字同时浮现在了许安的脑海之中。

  如今太平道经过了许安的修改,已经不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