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0章 新机遇(第二更,求订阅)_回到过去做财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0章新机遇(第二更,求订阅)

  一个构想的诞生到实施是需要时间的。

  为了达成老板的希望,婆罗洲航运公司的一艘“自由轮”驶进了长安船厂,由造船工程师们对其进行改造。

  对于船厂来说,集装箱船是一个全新的设计,首先需要设计出一款理想的箱子并不容易,它不仅自重要轻,也要坚固不易变形,还要能便捷地用于轮船的装卸、堆叠以及卡车的公路运输。

  与此同时,还需要设计出集装箱配套的船上固定设施,总之,万事开头难,一个想法的实施,必须要解决一系列的工程问题。

  其实,并不仅仅只是集装箱船上的问题,作为这一系统的开创者,还需要研究出整个集装箱物流体系。集装箱运输并不仅仅只是一個箱子那么简单,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巨大的集装箱不可能像过去一样依靠人力搬运,所以必须有塔吊等吊装工具;另外,要高效流畅地运输大批量货物还需要港口、仓库等一系列环节相互配合。

  然后再通过不断地摸索和调整,不仅解决了用什么装的问题,才逐渐建立起了一整套集装箱运输方案。

  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接着他又岔开话题说道。

  手握着烟斗的施密特,抽了一口,回头对朱万哲说道。

  经理的话让施密特连连点头说道。

  “根据石油公司的发布的年报,今年他们的石油产量将会突破1000万吨,其中50%用于出口,它们大都是由外国油轮运输,而我们的石油和石油制品主要除了销往澳大利亚、印度等周围地区之外,最重要的市场还是欧洲,而且欧洲各国对石油的需求也要日益增长。油轮越大,运输成本也就越低,目前各国的两万吨以上的大型油轮非常稀缺,至于五万吨嘛……更是前未有的!”

  作为船舶公司经理的朱万哲,虽然不是一名造船专家,但是他懂市场,这也是他为什么会选择运矿船,这种相对冷门的船只作为突破口的原因。

  “有什么风险呢?我们的船台有480米长,我们的造船设施也是世界上最先进,日本人曾经用它们超过六万吨的“大和号”,我们用它建造五万吨油轮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设计吨位更大的——比如5万吨油轮,它势必会给船舶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声誉,从而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订单!”

  别说是10万吨的超级邮轮了,就是五万吨的还没影呢,虽然做为船厂经理,朱万哲很清楚,10万吨油轮会造成什么样的轰动效应,但再怎么样……也得先找到买家吧!

  饭要一口口的吃,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啊!

  “其实,如果用10万油轮运输石油,绕道非洲好望角航线,在燃料成本上来说,还是划算的,在战前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