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0章 新机遇(第二更,求订阅)_回到过去做财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虑到苏伊士运河在英国的控制下,我们曾经对10万吨油轮进行过研究,但是大船成本高,且不易建造,再加上皇家海军同样也可以封锁好望角,所以研究就搁置了。”

  这可是人类史上吨位最大的船只!

  油轮,是平安造船公司的开山之作——在航运公司采购了大量旧货船的情况下,平安造船公司直接把目光投向了油轮以及运矿船,前者因为南洋盛产石油,石油总产量超过600万吨,需要利用油轮运往其它国家销售。后者是因为南洋需要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煤碳等矿物。

  “我知道,阁下的关于集装箱运输的构想非常好,如果能够使用集装箱运输的话势必可以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现在先改装几艘船试试,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完全也可以设计建造新式的集装箱船,这同样也是一个新的机会,经理,我们应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紧紧的抓住这个机遇。”

  于是万吨级运矿船就成了平安造船公司的开山之作。去年10月,在第一艘1.5万吨运矿船交付之后,在设计吨位更大的2.5万吨运矿船的同时,船厂又把目光投向了大型油轮,在总工程师施密特的率领下,设计了这艘2.4万吨油轮。

  “虽然是新船,但是“望加锡号”的原型还是“斯蒂尔曼号”,在其服役后,即使是夺得世界上最大油轮的称号,也没有任何意义,在世界人看来“望加锡号”和“斯蒂尔曼号”并没有多少区别,两者都是178米长。”

  朱万哲有些担心的问道。

  找到了准确的定位之后,自然不愁市场,尤其是运矿船,因为南洋的航运公司最早仅仅只有三艘运矿船,还是日本充抵战争赔款赔付的旧船。但每年却需要运输数百万吨铁矿、煤碳,由此可以想象市场空间有多大。

  在心里将两条航线反复对比之后,突然朱万哲的心里冒出一个念头。

  “难道是……”

  对于太平船厂来说,集装箱船同样也是他们的机会和机遇,伴随着新技术的诞生,同时也会成就一些的企业。只要这些企业能够抓住机会,他们势必能够取得让世人为之侧目的成就。

  “施总工,我觉得这个呢?还是先设计5万吨油轮吧!毕竟咱们不过是刚刚起步,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对了,阁下要的那个集装箱船,施总工,你也要亲自负责啊,虽然这件事情看起来不大,但是毕竟是阁下亲自部署的事情,所以容不得有丝毫马虎。”

  其实长安船舶公司只有一部分设备来自日本,还有相当一部分设备,是从美德英等国进口的,可作为公司总工程师的施密特,很清楚公司的潜力有多大。

  “如果我们愿意的话,甚至可以建造10万吨油轮,但是它没有办法通过苏伊士运河,只能绕道非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