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6开学_剑破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朝太学的主要课程是经学,不像南朝玄学佛学都有。东汉到北魏立国,经书仍主要是以七经为主,包括《论语》、《孝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其中《论语》和《孝经》是太学前主要学习和入太学主要考试的课程,进太学以后五经为课程基础。

  南朝也很重视太学,而且思维很开放,不拘泥儒家单一思想,玄、佛、道都接纳。南齐武帝永明三年,王俭以宰相兼国子祭酒的身份,每十天到国子学一次,“监试诸生”,使衣冠翕然,并尚经学,儒教大兴。梁国,五经学馆的博士们皆精通儒学。贺瑒精通《礼记》,馆中生徒常百数,弟子明经对策至数十人;沈峻博通《五经》,尤善三礼,讲授时听者常数百人。

  北朝道武帝建国伊始,则以经术为先,置《五经》博士,到天兴二年(399年)《五经》群书又各置博士,分科学习。每经的学习除传统内容外,引入了经注的内容,现在比较盛行的经注有王弼的《周易注》、何晏的《论语集解》、杜预的《左传集解》、杜预、服虔的《春秋注》、何休的《公羊注》、麋信的《谷梁注》、郑玄的《孝经注》等。这些经注不受传统思想束缚,将经学推到另一个高峰,无论北朝南朝都欣然接受。

  除了五经大班之外,甲班的君子班另外学习琴棋书画,又称“四君子学”。其中一科为必修,其他三科为选修。此外围棋对乙班开放,即乙班学生也可以选学。乙班即术数班另外学习一些内容,主要是术数、兵法和技击。术数教授《九章》、《七曜》、以及前算生博士殷绍的《四序堪舆》等。兵法和技击都是武官将来用的。太学规定,乙班的课程对甲班全开放。

  小班课程教课的博士,有经学博士兼课,也有单独的。如太学博士柳谐先生,既善于讲《毛诗》又善于鼓琴。他在琴艺上功力突出,曲调与手法皆有独创,弟子翕然从学。新晋升的博士魏收,善讲《春秋》,长于辩论,还是个围棋高手,兼讲围棋。

  时下文人墨客,附庸风雅,喜欢技击比赛和对弈比赛,所以太学也设了这两科作为辅助,并参加官府定期组织的相应比赛。技击兵法优异的虎贲羽林军队会选取做下级军官或文职。

  太学里每个经学内容由一至二个博士教授,每个博士占据一个学馆,每个学馆再配置两个助教,这样每个学馆都有了对应的名字,如魏博士馆、常(漺)博士馆等,学生依据每学期报名上课内容,经常穿梭于各个教馆之间,师从于不同的老师。

  太学满学制为年,每二年一次考试:学满两年,试通二经补文学掌故;文学掌故满二年,试通三经,推其高第为太子舍人。太子舍人二年,试通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