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身份_人世间:逆转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攻下一个村庄、城镇,这群人渣就会在那里进行反攻倒算,烧杀抢掠。时人传言“宁被鬼子烧杀,不让汤军驻扎”足见当时这群人渣的惨辣手段。

  最绝的是,这种心狠手辣的人渣聚合体,竟然是第二次出现。

  “还乡团”之中,最为出名的“代表人物”,当属电影《闪闪的红星》之中,还乡团的头子胡汉三。

  在后世的时候,一句“没想到吧,我胡汉三回来啦”,流传广泛,被无数人玩梗,可是,又有多少人去了解过,这句原话的所蕴含的血腥与凛凛杀意呢?

  “各位父老乡亲们,呵呵,没想到吧,我胡汉三回来了。现如今,还是我胡汉三的天下。过去谁拿了我的什么,给我送回来!谁吃了我的什么,给我吐出来!有人欠我的账,那可得一笔一笔慢慢地算。”

  “哼,什么?潘行义跑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老子不在,儿子还!老公不在婆娘还!谁也跑不了!”

  胡汉三就是抗战之前的还乡团里面的代表人物。“茅草要过火、石头要过刀、人要换种”这句血淋淋的口号,便是他们喊出来的。

  抗战之后,卷土重来的还乡团,继承了他们渣滓先辈的狠辣与贪婪。他们高喊着杀气腾腾的口号,跟随着国军在苏省和鲁省大搞清算。

  周秉昆印象最深的,是一户贫农的三家十五口,只余下了一个老年迈的母亲。

  老妇人就那么被人渣们绑了起来,跪在铡刀面前。她无力的看着自己视若至宝的子孙们,一个接着一个,被铡成几段,生生铡死。

  老人家苦苦哀求,只盼望稍稍唤起那群人渣的一丝人性,让他们给自己留下一个后代。

  然而,人渣的血,终究是冷的。

  老人家撕心裂肺的哀嚎与呐喊,不过是人渣们的一桩谈资。老人哭得越惨,恶魔就笑的越欢。

  最终,老人家的十四个子孙,被那群刽子手们在欢笑声中,一个接着一个的虐杀殆尽。

  周秉昆无法想象,老人家的心里面,受到了多么惨重的打击。

  最终,老人家在心灰意冷之下,选择了在村里的一棵树上了此残生,没有见到第二天的太阳。

  黎明明明很近了,老人家的一户三家十五口,终究还是没有挨过黎明之前的黑暗。

  而这一户人家的灭门惨案,却也不过是还乡团成员的一次日常。

  罄竹难书这四个字,用来形容这群人渣的恶行,都显得太过轻描淡写了些。

  周秉昆捏着那张铜片,看着上面印着的还乡团的口号,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此看来,这个余炜,还真是一条大鱼啊。

  他不由得将视线转向了沙队长。

  而沙队长,在确认了铜片上的内容之后,也有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他两张鼻翼大幅度的张开,伴着粗重的呼吸,令站在他身边的周秉昆,都感受到了明显的气流。

  他的额头上面青筋毕现,一粒粒豆大的汗珠,顺着他凸起的青筋,在他的面上滑落。

  然而,沙队长没有被汗水影响分毫。他伸出手来,死死地捏住了那张铜片,随后转头看向了周秉昆,似乎是要从他那里得到某种确认。

  周秉昆看着沙队长凝重之中带着一丝疑虑的表情,开口猜测道:“我记得余炜的籍贯,好像是鲁省的。67年他39岁,那47年他就是19岁。

  结合着他的配枪,蒋二秃子手下的身份,疑似革命先辈的配枪,以及他的巨额财富,还有这张铜片……”

  周秉昆松开了手,将铜片传到了沙队长的手中,随后继续开口说道:“综合这些线索,想来,余位应该就是当年肆虐鲁省的还乡团中的一员吧?”

  沙队长听了周秉昆的推断,一时之间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伸手从怀里面拿出了自己的驳壳枪,朝着不远处的黑暗中,发泄似的连开了二十枪。

  一时之间,地窖里面响彻了震耳的枪声。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