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7章 我见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完了还得赶总结。

  他闭着眼想了半天,在崭新的笔记本上,缓缓写下:《雷雨》之周萍我见。

  之所以是“我见”而不是“总结”,意思也很明白,他压根认为现在还不是总结得时候,只能表达一点粗浅的拙见。

  自第一个字开始,准备、演出期间的一系列感受比较深刻的场景一一浮现心头,笔记本上也落成一个个的方块字:

  一、演员要与人物的实际年龄相匹配。

  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对《雷雨》的感受并不深刻,因为学校老放的那个版本的繁漪和四凤,年龄较长。

  如果我真的是周萍,我绝不会喜欢她们!

  我想,相同的疑惑,同样存在很多观众当中。

  周萍是疯了,还是傻了?

  所以,一个演员,要学会坦然的接受年龄的衰老,在什么样的年龄,演什么样的角色,在积累足够丰富的情况下,年轻演员可以演年纪大的,但绝不建议年长的演员去塑造年轻角色。

  因为即使再精湛的技巧、再深刻的体验,在出场的一瞬间,也会破坏观众的想象力。

  二、角色的思想和行为需联系其时代背景。

  在塑造周萍这个角色之前,为了搞清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周萍这个人物,我阅读了大量的那个时代的小说、史料,在整体上大概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打个比方说,大致相当于我在那个时代的网络上泡了一个多月。

  在今天,出-轨、乱-伦似乎并不难见到,但是在那个时代,这是要被“疯”或者浸猪笼的大罪,相当于什么呢,大致相当于刑法上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因为它冲破了“礼”的红线。

  那么从这一点出发,就不再难理解周萍的行为和选择,在塑造时,也就可以判定,要不要同情这个人物。

  有人说,这家伙不负责任、玩弄女性感情,是一个自私自利、还没有人味的洋场恶少。

  也有人说,周萍,一个资产阶级的少爷,有什么可同情的。

  这么说,就否定了他的成长历程和作为一个人的两面性。

  而之所以会得出这种结论,是时代观念的不同导致的判断,我曾仔细分析整个剧本当中周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除了要掩盖他和繁漪那件见不得人的事情之外,其余的他在所有公开场合所说的话,应当都是真心话。

  在繁漪面前,他责骂自己、恳求原谅的话是真心话。

  为了实现离开家到矿上去的目的,他说了几句迎合父亲的话,里面没有美化自己、欺骗父亲的意思,因为在他的心中,他是希望能够成为周朴园那样的人的。

  对四凤,他同样如此,比如他对四凤说:“凤,你以为我这么自私自利么?你不该这么看我。”这种自尊心受到委屈之后的爆发,从感情上来说是真实的,从思想上看,证明周萍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