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3无奈何,吐谷浑复国_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其地置郡府,派驻官吏治理,使其成为我大唐新置之国土。

  以免日后再遭其侵扰。"柴绍奏道。

  "陛下,万万不可。前朝在吐谷浑地置郡县,却无法有效治理。

  结果让其境内四处生乱,我迁移之汉民受鲜卑人祸害不在少数,不可再重蹈覆辙。

  若在其境内置州县,也会使其他归附的部落担心他们所治之地也落此境遇。"魏怼怼大急道。

  "陛下,臣附议,魏侍中此言甚在理。吐谷浑境内皆高寒之地,人畜生存困难,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如此不毛之地。占之何用?"

  长孙无忌奏道,"陛下,臣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复其国,以与我大唐示好者当政。

  若其国内有不服者再生乱,则可再剿乱,除其国号,这样也可以诏示天下,我大唐并不是一味以强权压人。"

  李世民赞许的笑,他也意外,长孙无忌这次怎么和李靖想到一块儿去了?

  "陛下,依李靖在奏报中所写,青海附近乃天然牧马场地,可以牧养马数在几十万头。

  且诸多河流边,都适宜筑城居住,如此好的牧马之地,当不可放弃。

  即使复其国,我们也要在此地牧养兵马、屯兵驻守。

  另,河涅谷地靠近都州,库山一线地势险要,这块地方,当不可再还于吐谷浑人。

  若我方抚守这些地方,那吐谷浑人即使恢复力气,也没可能对我大唐袭扰了。"

  "诸位爱卿所言,皆有理,联亦觉得,河涅谷地,当是必取之地。

  青海边的牧马场地,也不可放弃,当然,除其国,也不是合适之法。"

  看到朝臣们意见又起纷争,李世民脸上不悦。

  房玄龄说:

  "只是联不愿看到再有一个,时常对我大唐边境朝廷袭扰的吐谷浑出现在青海边。"

  "陛下,吐谷浑大宁王慕容顺长期客居长安,一向提议与我朝交好。

  不若以其来主持吐谷浑国内事宜,并由陛下册封其汗号,授其我大唐之爵位,那慕容顺定心存感激。

  当政后会对我朝示好的。"

  "陛下,大宁王久居长安,恐怕其国人不服!"

  长孙无忌表示担心,"尊王也是懦弱之辈,不若由其当政,或许更利于施加我朝影响。"

  "陛下,臣还是觉得应该除其国号,直接派官吏治之,万一他日,吐谷浑忍辱负重,经过一些年经营,羽毛丰~满,又对我大唐边境进入骚扰,这次征战不是失去意义了?"

  柴绍大急,"而且李大将军在奏报中所言,吐谷浑紧邻的吐蕃,也有蠢蠢欲动的迹象。

  若我们不抓紧控制吐谷浑,有效针对吐蕃进行布置,比吐谷浑更加兵强马壮的吐蕃,对我们大唐边境的威胁更大。

  更不要说遭受重创的吐谷浑,根本没有能力防备吐蕃人的攻击,若我们大军全部班师回朝,如何应付这种局面。"

  "柴大将军此言甚在理。有谁想到过这一点?"

  李世民心里一凛,他虽然想了很多,但还没更多的去考虑过吐蕃威胁。

  "陛下,如此高寒之地,取之何用?

  吐蕃人从远处而来,他们出击之时,我方从青海附近出兵,也足可击败他们。"中书令温彦博说。

  跟着还有许多大臣们各自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朝堂上又是一副乱轰轰景象

  李世民看着殿下的诸多朝臣们,心中感叹着,都是些文臣啊,很都是支持恢复吐谷浑国号。

  有说话份量的武将们都在前方打仗,没有人能用军人的眼光去看这事儿,李靖在奏折中所担虑的事,还真的变成了现实。

  "联决定了,复吐谷浑国。立慕容顺为可汗,我朝以一部驻军护卫之,散朝。"李世民站起身,语气却冰冷。

  ……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