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天启出殡【推荐票在哪里?跪求!】_回到大明当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集团的腐朽是后金崛起,明军不断失利的一个重大原因。让文官集团闭嘴,把大家的目光集中到国事上来,共赴时艰,是摆在天启眼前的当务之急。

  于是天启很聪明地以魏忠贤为白手套,果断驱逐了东林党,使万历以来腐朽散漫的朝纲得到整肃,文官集团不再争吵,世界终于清静了!

  这为国事走上正轨奠定了基础,天启抓到了点子上,单从这方面来看,天启简直就是英明之主。

  纵观天启在位的这七年,外有宁锦大捷,内平流民作乱,财政方面重用魏忠贤收工商税、矿监税、海贸税,国库内帑都能做到收支平衡。

  倘若历史上天启没有早死,一直延续他登基以来的政策,关外后金能否崛起,都还是未知之数。

  只要天启带领明朝顺利度过小冰河期,土豆红薯玉米又得以推广天下,天启中兴并非妄想。

  但天妒英才,天启年仅二十三岁就撒手归西,江山落到了“糊涂蛋”崇祯手里,他重用东林党人,在东林党人忽悠下放弃了工商税、矿监税、海贸税,反倒对农民不断加税加饷,导致激起民变,又无力镇压,被关外后金、北方农民军不断放血,最终亡了国。

  “这一世,我卷土重来,必不负你。”远远看着天启帝的棺椁消失于眼前,朱由检心中默默说道。

  ……

  处理完天启出殡事宜,朱由检回到乾清宫东暖阁内处理朝政,除了随侍太监王承恩外,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及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魏忠贤亦在一边侍候着,充当朱由检的顾问角色。

  “咦?东江镇的毛文龙发来请饷奏折?”

  一直默默处理奏折的朱由检,终于从一册压在最下方的奏折中看到一个他在后世颇为知名的人物。

  毛文龙,字振南,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时任左都督平辽总兵官,他最为人所熟知的两件事是:一,开创东江军镇,专门捅后金的菊花,立功颇多;二,为袁崇焕矫诏杀害,成为千古奇冤。

  后世许多人认为,袁崇焕擅杀毛文龙是明朝加速灭亡的重大原因之一,理由如下:一,使后金军从此无后顾之忧,可以肆意南下。

  毛文龙领导下的东江镇,位于后金的后方,且多为岛屿,易守难攻,可以和宁远对后金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如天启六年的宁远大捷,努尔哈赤大举进攻宁远五天后就不得不撤兵,直接原因便是毛文龙出兵,直接威胁到了后金的大本营辽阳。

  二,毛文龙之死,让明朝大批武将对朝廷失去信任,纷纷投降后金。

  毛文龙死后,登莱巡抚孙元华接纳了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李应元等东江官兵,然而在崇祯四年的一次上京救援行动中,因为多年积压的怨恨,东江官兵在行军路上发动吴桥兵变,霍乱山东,并成功投靠后金。

  当时登莱巡抚孔元化热衷于造枪造炮,山东武库储存了大量枪炮,且均为明朝最先进的热武器,结果城破之后,孔友德等叛将缴获了红夷大炮二十馀位,西洋炮三百位,一下令得后金热武器实力大增,从此南下攻城不需要再用人命来填。

  孔友德、耿仲明等叛将投向后金之后,多次跟随皇太极、多尔衮入关,成了清军攻城略地,追击李自成残部,消灭南明的急先锋,可以说清朝一大半的江山都是这些人打下来的。

  “这个毛文龙,虽然是个军阀头子,但必须得保下来啊!”

  想到毛文龙死掉的严重后果,朱由检下定决心,必保毛文龙,决不能重蹈覆辙,自毁长城。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