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运输系统_大明的工业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计图纸的灵魂所在。

  谈到自己最擅长的水利兴修,向来腼腆的李州桥,浑身的气质瞬间就不一样了,多了几分自信从容。

  李州桥接过来图纸,站起身来,指着石膏矿山,开始侃侃而谈。

  矿山的矿石运输一直是最大的难题,往往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畜力,也是一座矿山的主要人力畜力成本之一。

  石膏矿山距离潮河虽然很近,却也有长达一里的距离,石灰石矿山更是远在五里以外。

  潮河的地势是北高南低,上游地势高于下游地势。

  为了节省人力畜力,更加方便快捷的运输石膏料,正好可以借助北高南低的地势,修建一处水塔。

  水塔位于石膏蒸汽工厂的上游,这样就能借助北高南低的地势,使得水流向下游的石膏蒸汽工厂流过。

  水塔不能直接挖掘,反而要垫高,用水泥建造在地面上。

  直径90米~100米,深度为5米,高于地面2米。

  水塔南侧的水道出口有三个,分别流向石膏蒸汽工厂,黏土蒸汽工厂,石灰石蒸汽工厂。

  水泥建造的水道,整体呈弧形。

  至于具体角度是多少,还要根据三座厂房建好以后的具体位置,精确测量以后再定。

  抽水机械,使用更加节省煤炭的第二代蒸汽机。

  杨百岁等天才学子们看着站在潮河岸边,高谈阔论的李州桥,哪里还有半点柔弱书生样子,分明就是一位指点江山的大儒。

  说不出的士子风流。

  朱舜看着面前的李州桥,也是频频点头,这是大明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人提出水塔运输系统。

  对于水利运输有着重大意义。

  正是因为是第一次,建造都没建造过,更不要说发生事故了。

  很多事情只有在错误中,才能不断进步,这个大明首创的水塔运输系统,自然还有不少的缺点。

  这些缺点如果不进行完善,就有可能发生事故,造成大明子民的伤亡。

  朱舜直接指出了这里面的缺陷:“州桥,还有你们一定要记住,不管是房宅修筑,还是水利兴修,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以后你们考虑任何建筑,首先考虑的第一点就是安全问题。”

  “水塔的直径是90米~100米,已经不是一个水塔了,而是一座小型水库了,还高于地面2米。”

  “水塔墙壁的强度如果达不到要求,时间长了,很有可能发生水漫金山,大量的河水就会变成小山洪,冲垮厂房。”

  “厂房冲垮了还可以再建,里面的老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李州桥的脸色有些煞白,何止是遭殃,在蒸汽厂房里做工的老百姓,没有一个能活下来。

  嘴角不免有些苦涩,难道设计了无数个昼夜的水塔运输,只是个失败的产物?

  朱舜接下来的话,让他又振奋了起来:“水塔运输系统完全是可以的,只不过建造水塔不能用水泥和青砖,要用强度极高的混凝土直接浇筑。”

  “为了以防万一,水塔的四壁厚度最低要在一米左右,还要专门安排人盯着,定期对水塔进行检测。”

  “只要是发现裂缝,立即停止使用水塔运输系统,迅速排完里面的河水,进行修缮。”

  脸上带有颓色的李州桥,立即振奋了起来:“山长的意思,这个水塔运输完全是可行的?”

  朱舜点了点头,又交代了一些细节,让欢呼雀跃的李州桥重新设计一份图纸。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