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8章 如我所想(求月票!)_帝国的朝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青年离去。

  从头到尾目睹这一幕的两个东方人,不觉面面相觑。对于沉浸于学习中的他们来说,对于德国民间的思潮是压根就不曾理解的,甚至可以说是毫不关心,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自身国家的命运,而不是欧洲的那些混乱的思潮。

  “逸铭君,难道那个人要危害宰相吗?”

  尽管早在四年前便归化成为中国人,但是柴田义在说话的时候依然带着日本人的习惯。

  “这……或许是他被追捕,正巧冲过来吧。”

  林蔚之只是随口应付了一声,因为今天天气很好的关系,他才会离开旅馆,享受着冬日里的阳光,当然更重要的是,很快他就要离开德国了,实际上他之所以会来到柏林,就是为了等待柏林大学的同学们的毕业。

  五年前,当年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尽管有大半集中于德国,但却分散在德国各地,就像林蔚之一样,他就在海森堡大学,于维克托•梅耶门下学习化学,像柴田义这位三年前派出留学生,则在柏林大学。

  虽说柴田义年龄比林蔚之大上两岁,而且两人既不同校,也不同其,但是因为其在化学方面的造诣,使得其早在两年前,便同林蔚之成为了朋友,甚至在林蔚之看来,其未能入维克托•梅耶门下,确实有些可惜。

  “社民主义者的事,我一无所知。”

  柴田义一脸困惑。

  “不过,国际主义又是什么东西?”

  “我也不太清楚,好象是犹太人的学说吧,反正就是阶级啦,什么的,哦,好像国际主义者是没有祖国的,也是没有民族的,似乎从俾斯麦当宰相的时候就对这些人也感到相当棘手。”

  “他们真是奇怪,这么优越的文明社会,还有哪里不满意呢?”

  “嗯,可不就是这样吗?”

  在海森堡大学的时候,林蔚之曾听过一次社民主义者的演讲,但那只是单纯地出于好奇,并未充分理解他们的主张,当然更说不上服从他们的信念了。

  对于刚从满清的奴役中跳脱出来,直到同文学院才接受近代公民社会洗礼的年轻人来说,那实在是层次差距太大、刺激也太过强烈的东西,而且也不是他们这些拿公费来学习的人应该接触的东西。当然,更重要的是,所谓的国际主义同他信仰的民族有着根本性的冲突。

  但是,当林蔚之有意无意地望着前方的勃兰登堡大门,和它对面胜利纪念塔的黄金女神像时,胸中却激荡着刚才那个青年的喊叫。

  “那真的只是疯话吗?”

  他自言自语地在唇边轻喃着。

  “你说什么?”

  “刚才那个青年说,总有一天国际主义的大旗会高挂在那座门上,你敢说将来绝对不会有这一天吗?”

  “我觉得很难想象。……你怎么会想到这种事呢?”

  “历史的变动实在非常激烈,就拿前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