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历史的巧合(平安夜加更!求月票)_帝国的朝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刀纹痕迹,给人以粗犷有力的感受。其二,‘黑白相间‘,错落有致。典型标志就是它那铮亮的外观。

  而它的表面,远看是深黑色的,但当你把枪拿在手里端详的时候,由于光线的变化,全枪的色泽呈现晶莹剔透、黑里透蓝景象。这在其他枪上是不多见的。更值得赞叹的是,在枪的局部,还有几处银白色,例如机体、发射机组件、表尺钣以及扳机上的自动发射凸笋等等点缀其中,使全枪呈现明快的动感。从全枪看来,银白色的枪机与蓝黑色的抽壳钩、银白色的表尺钣与蓝黑色的游标和表尺分划、银白色的击锤与蓝黑色的保险机柄和机匣,既有鲜明的反差,又有内在的协调。跳跃的点缀与总体的沉稳相呼应,令人心生赞叹。

  这是毛瑟,这不是毛瑟!

  手握着它,唐浩然的脑海中反复的念叨着这句话,几乎是在下火车的时候,在与等人见面时,他便注意到负责警戒的骑兵腰间有木壳,对于后世任何一个稍爱好军事的中国人来说,对于那木壳,甚至那别致到有些丑陋的握把都不陌生,无论是在老照片上,亦或是战争影视剧中,总少不了它的身影,它就是盒子炮。

  游击队长李向阳的双枪打灭伪军电筒,刘大队长的纵马持枪解救同志,吴琼花一枪打伤南霸天,主角都是盒子炮。

  盒子炮现在发明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手中的这支堪称精美的手枪便是证据,它绝不是穿越而来的,可真正的问题在于,它不再叫毛瑟手枪,甚至到现在,它都没有名字,而在那镜面上却铭刻着两个汉字“滨江”,这是滨江制造的手枪,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它不再叫毛瑟手枪,不再是泊来洋货,而是正宗的“国货”。

  这是因为,它的发明人就在中国,在东北,在滨江,他们是在滨江兵工厂设计并制造出了十二支“盒子炮”,真是……一时间,唐浩然发现自己居然说不出话来,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历史的不可逆转。

  “大帅,您瞧这墙下垫的有沙袋,若是大帅有兴趣,不妨打上几枪!”

  作为旁观者,孔庆唐又岂不知道大帅眼中流露出的异样,只道他是为滨江造出的手枪而惊奇。

  而一旁的菲德尔却更是激动非常,原本他之所以把这些枪“送给”司令部骑兵营营长,是想借其之手,向司令官阁下展示,尽管司令部对吉林地区的军队没有直接管辖权,但是他毕竟是军方的大人物,如果能够得到他的欣赏,那么这支手枪势必能够获得军队的采购。可出人意料的是,这支枪竟然这么快就出现在总督大人的面前。

  什么是幸运,或许没有比这更幸运的事情了。

  握着手中的盒子炮,抚摸着它的枪身,感觉着它的冰冷,唐浩然感觉自己似乎又回到少时,那时总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