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9.洞天釜(大佬们能不能投一下推荐票)_妖魔哪里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中有一句流传千年,五陵年少争缠头。

  诗里的五陵年少就是长安城外这些陵邑的富N代和官N代们。

  陵邑是县级行政单位,早在秦始皇在骊山下修建陵墓时,就在陵墓东北十里左右设置了第一个陵邑——丽邑。

  通常说汉承秦制,实际上就是这样,汉代很多东西都是学习的秦代。

  秦始皇开创陵邑的做法,也为西汉王朝所承袭并完善,等到本朝建立,太祖痛心于前朝对中原文化的毁坏,于是发誓要重现大汉荣光,他将许多汉代的官制和生活模式又给搬了回来。

  现在的五陵邑便是如此,太祖皇帝按照史书记载,派遣前朝贵族和兵丁在渭河以北重建了汉代的陵邑,自东向西分布着阳陵邑、长陵邑、安陵邑、平陵邑、茂陵邑等等。

  这五陵邑是其中规模最大的,实际上还有许多小陵邑。

  启用陵邑制度也不只是因为太祖皇帝要效仿祖制,还因为这制度对于稳定天下有很多作用。

  最初,汉高祖刘邦决定建起陵邑是为了消除东方的不稳定因素,他大量迁徙关东豪强到关中地区,住在长陵邑附近,以便于监视和管控。

  到了本朝时期,当初举兵起义的可不只有太祖,前朝无德,各地义军四起,一时之间,豪强无数。

  太祖一统天下、荣登大宝,为了避免豪强们的家族势力再起波澜,就把这些家族从各地全给迁移过来,这也形成了五陵邑如今人口多、口音杂、饮食和文化风俗迥然多样的特点。

  五陵邑之中,长陵邑规模最大,这里住的全是江南大族,徐大的情敌朱怀瑾所在朱家便世居此处。

  长陵邑是个县,尺子坊则是个乡,它围绕在长陵邑外面,是江南望族迁移到此地之后,望族们的远亲前来投奔所聚居的结果,住在这地方的多是穷苦人家。

  不过京城终归是大地方,乡村地区也很繁荣,尺子坊住户有两千,这在西北边地足够是一座县城规模了。

  王七麟到了尺子坊后便打听常伯元和常仲元兄弟俩,面对他的讯问,老百姓们回以满脸茫然。

  徐大换了个问法:“有俩抓蛇的兄弟,前些天被蛇灵报复给弄死了,他们家在哪里?”

  听到这话老百姓纷纷恍然:“蛇哥蛇弟呀。”“跟我走吧。”“他们家现在早就没有人了,还是去他们坟地看看吧。”

  在坊间转了一会,他们走到一处茅草屋前,带队的妇女指着门说道:“这就是他们家,让官府给封了,但据说这里还是断断续续会有蛇出现,所以周围的人家都搬走了。”

  徐大像妇女道谢,把路上顺手买的一摞小盆送个妇女,妇女欢天喜地的走了,走时还跟他们说:“奴家叫风小婆,这坊子里的人都知道奴家,你们有事就去找我。”

  等他离开后,王七麟一个箭步越过墙头进入茅草屋。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