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4章 粮食_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库和分发,他不得不日夜操劳。

  “下官姗姗来迟,还望丞相恕罪!”张柬拱手说道虽然是一脸的疲惫,但还是笑意盎然。

  一家百姓六口计算,一天所用最多不过三四斛,一斗粮食绰绰有余,剩下的粮食,朝廷准备按照一百钱到来一百五十钱卖出,是为了防止有人囤货奇居。

  但是不过是短短半个月的功夫,粮价就在次涨了上去,紧接着,进入四月五月,粮价就开始不断飙升。

  刘宋朝时有大贤著书言:“岁大旱,大饥,人相食。”

  王玄景点点头说道:“张卿所言甚是,我已经上报陛下,这一批粮食必然不会以高价售卖。”

  朝廷因为旱灾,特意诏令减免今年的粮赋,实际上百姓的负担并不算重,但是在这旱灾之后的蝗灾才是大问题。

  在这种年月,可比发钱实惠多了,这个时候,你就是发钱,百姓拿着钱都买不到粮食。

  要知道,这可是灾年,现在街上的粮食已经涨到,斗米千五了。也就是一斗米一千五百钱。

  王玄景站在粮仓外,天色已暮,风也变得有些清凉。

  整整是王玄景说的价格二十几倍了。

  “那咱这粮食按照多少出售?”张柬问道。

  现在民壮可是一個好差事,朝廷虽然没有给钱,但是每天都发放了两斛粮食,这些粮食足够一家老小勉强填饱肚子了。

  这座粮仓中,是这段时间以来朝廷运送来的漕粮,虽然因为道路难行,但是朝廷提前已经预测,所以准备还算充分。

  “除了这些之外,关中百姓每天没人可以用七十文的价格买一斗粮食。”王玄景这么做完全是在照顾百姓。

  “朝廷是大获其利,可是天下之地确实白露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因为三门峡的缘故,朝廷只能从洛阳通过陆路运输粮食。可是陆地运输耗时长,道路难行,大量粮食都被堆积在洛阳。

  王玄景并没有在洛阳待多久,在听说长安斗米千钱之后,立刻就返回了长安。实际上,旱灾第一年的时候,百姓手中大多都有余粮,粮食还不算紧张。

  “先乾时期,也有类似的情况。就在刚刚过去的不久,隋炀帝肆意妄为,最终导致天下烽烟,百姓饿殍,白骨露於野,如此种种似乎就在眼前。”

  “就像刘宋末年,斗米万钱。”

  “陛下仁慈!”听到王玄景说的价格,张柬都要惊讶了,斗米七十文,这个价格比去年还要低。

  张柬终于忙完了事情,匆匆赶来。

  “而如今有了这座粮仓,关中无忧也!”

  王玄景跟着李世民来到东都洛阳之后,文武百官在洛阳很快安定下来,此时的黄河之上,大量从江南运输而来的漕粮都堵在了这里。

  王玄景在夜色之下,来到了渭河仓。

  “张卿为天下百姓,本官岂能不知?不必如此。”王玄景将其扶起,然后问道:“不知漕粮之事可曾妥当了?”

  甚至按照这个价格来算,朝廷还是亏损状态呢。张柬知道朝廷府库不丰,但是也没想到,朝廷居然有如此大的决心。

  王玄景笑道:“买个百姓的价格实际上可以再少十文,不过剩下出售的粮食就要再贵一些了。”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