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6章 岁月匆匆 转眼百年_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控制宫禁和军队,然后一步步剪除权臣,最终完成大权独揽。

  在刘宋开国,武帝定鼎,文帝治世,刘宋已经兴旺了百余年,但是这世上哪有不散的宴席?又何曾有过不败的国家?

  观海城外,稻田起伏,这些年来,气候温暖湿润,粮食的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再加上王氏一族一直以来用海军猎杀巨鲲,以鱼骨制作肥料,同时还开采了一些海岛的鸟粪石为肥料,这里的亩产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四石半到五石。

  羽林卫被压缩到了五千人,剩下的人则是变成了农兵,只不过因为海外人少地多,每一户农兵直接分配了六百亩土地。

  但是刘义符并不是当皇帝的的料,而且他是刘裕登基称帝后,才生下的儿子,没有在民间生活过,根本不知民间疾苦,又喜欢游猎,对朝政不管不顾。

  观海城建立在大琉球岛屿上,所有海上的城邦、部落都会前来朝贡,进行交易。甚至他们乘坐的船只都是王氏一族建造用于运输连通诸岛屿的。

  在经历了巅峰之后,刘宋开始走上衰败。

  王氏一族在耕种技术、文化、医疗、教育、农业、手工业等所有方面都凌驾在所有人之上。

  王氏将九成的力量都搬迁到了大琉球岛屿上,王敬在位二十年,借助大乾朝廷最后的力量,在大琉球岛上建立了一座观海城。

  而担任淮安侯爵位的也并不是王氏家主,在王敬薨逝之后,让自己的二儿子继任了淮安侯爵位,大儿子继承了家主之位,然后前往琉球。

  在将国都迁到这里之后,长安城就快速崛起,肥沃的关中平原养育了大量人民,泾渭等八水环绕,不断滋养这片土地。

  刘义隆改元元嘉,然后开始励精图治,刘宋国力越发兴盛。只不过距离大乾鼎盛时期依旧差了一些。

  王氏没有去插手刘宋政治,而是一直冷眼旁观,记录刘宋的历史以及民间情况。

  在王氏埋头种田,发展技术的时候,中原之地也重新迎来了鼎盛。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岛上的其他人已经融入其中,从刀耕火种的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

  王氏在海上的统治就如同曾经殷商时代,朝贡制度一般。

  虽然刘宋开国时期任用寒素,以寒门掌机要,可是这些寒门在一朝兴盛之后,很快就成长为了高门大户,卿士豪门。

  这些蛮夷每年需要来观海城朝贡,羽林卫在来到这里之后,就开始分封土地。依旧成建制的并不多,主要是王氏养不起三万羽林卫。

  春去秋来,岁月如歌。

  更何况王氏一族还有神器御风幡在手,真要是战事不利,一场台风就能让你全军覆没。

  而填饱了肚子,人才会有时间去思考别的东西。有了物质基础之后,才能继续发展各种技术。

  观海城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有了二十万人的规模,这其中多是王氏旁支。

  而好在北方的草原也进入衰败,鲜卑人在击败了匈奴人称霸草原之后,开始出现了内乱。

  在草原上,汗位从来就不是父子交替,而在统一草原之后,鲜卑人的大汗想要像中原一样父子交替,结果很快就出现了动乱。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