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8章 我来了世界也如此?那我不是白_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国寡民的缘故,一直都被匈奴人压迫。

  西域也是匈奴人获取物资的重要地方,一直以来,这些西域小国都生活在匈奴人的阴影之下。

  也是现在匈奴人连续被大乾击败,实力有所衰弱,已经有些西域小国摆脱了匈奴人的控制。

  敦煌的城墙大约有五米多高,是泥土、木材还有石块垒砌的,看上去灰蒙蒙,城外是大片的绿洲,更远的地方则是起伏的沙丘。

  不要说和洛阳相比,就算是中原的一个郡城都比这里繁华。

  跋山涉水数月,西行数千里,众人终于来到了一处人烟汇聚之处,顿时让整个队伍都很是兴奋。

  毕竟这一路上风餐露宿,一般人真受不了。羽林卫还好,毕竟纪律严格,但是其他从各地抽调的人就不行了。

  在来到敦煌之后,王卓立开给众人分派任务,让他们去收集各种情报,去和本地人进行接触。

  王卓此行来西域,是为了开拓西域,收集西域的情报,绘制西域堪舆图,为中原进军西域打前站。所以每到一处都会详细收集这里的信息。

  王卓明显感觉到老祖对这个西域很看重,就在他接下开拓西域的任务后,他就感觉到自己获得了老祖的赐福。

  西域通行的语言是匈奴语,各国也有各自的语言,王卓来到这里之后,就开始学习当地的语言,不过短短两三天,就已经可以和当地人进行交流了。

  而他们从中原带来的商品也被当地人追捧。

  王卓花了半个月功夫,就将敦煌的情报收集的差不多了,并且将车队中的马匹更换成了骆驼。

  相比起马匹,骆驼更适应这里的环境。

  在搞清楚了敦煌的情况后,王卓发现,敦煌的面积比他想象中的大,这个时代的雨水远比后世要丰沛,沙漠的面积也小,就像毛乌素沙漠,在这个时代还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绿地,几十万人在那里生活。

  敦煌同样如此,在这片沙漠中,有大量的绿洲,因此当地人也称这里为沙洲,意思为沙漠绿洲。

  敦煌周围生活了数万人,同时养殖了骆驼和马匹,这里的马匹神俊不凡。盛产宝石和玉石。

  王卓带来的精美漆器、丝绸在这里很受欢迎,甚至敦煌王也很是喜欢。

  不过这敦煌王在摆脱了匈奴人奴役之后,已经有些妄自尊大了,竟然要求王卓将带来的商品献给他。

  听到这话,王卓大怒,然后借口有宝物献给敦煌王,返回居住的客栈,然后集合羽林卫,趁机发起一波冲锋。

  敦煌国的士兵怎么可能会是大乾羽林的对手?轻易就被斩杀,一行人冲破了敦煌王的皇宫。然后将敦煌王于大殿之上斩杀,骇的这些蛮夷战战兢兢。

  然后趁着敦煌国混乱,诸子夺位的时候,将敦煌国资料、堪舆图、户口、税收以及书籍全部打包带走,甚至顺便将敦煌国的宝物也席卷一空。

  你们抢劫我的东西,给我精神造成巨大创伤,那些东西当做精神损失费不过分吧。

  当然,拿完了东西后,一不小心撞翻了一盏油灯,敦煌国应该不至于这么小气。

  只是众人高看了大月人,为了这点事紧追不放,主家不欢迎,王卓只得带人离去,并且将追击的大月人斩杀。

  ——

  长安西去三千里,瀚海广阔,有绿洲于其上,星罗棋布,树木丛生,水草丰美,有大月氏建国曰敦煌,为西域大国,户六千,丁口五万,兵七千,国中人与中原迥异,深目高鼻,男子丑恶,然女子柔美,国以游牧农耕,城外有一月牙泉,水质清冽,终年不干涸,虽有千里黄沙,但泉水嫣然,有骆驼栖息于此,乃塞外风光第一景。

  乃河西走廊入西域必经之处,西出河西走廊第一城。——《大唐西域记》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