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4.言论自由_名门之后(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找一个自己真心喜欢的人,他又何尝不是如此?就在这棵石榴树底下,他下定决心,既然天意让他们两人在这蒙兴相遇,那他就一定不会放任机会流逝,让自己抱憾终生。

  抬头一望,透过果林,藏书楼前郁郁青松,袅袅白云,却是一直都没有变过,陆钧心有所感,把手里的纸张往身旁一放,开口道: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

  愿留就君住,从今至岁寒。”

  他话音刚落,却听旁边一个沧桑的声音笑着道:“小友,你这几句,好像不在纸上啊”

  陆钧吓了一跳,起身看去,原来是之前见过两次的那位老先生。他一开始叫陆钧“小子”,上次和他聊了一会儿,如今叫他“小友”了,陆钧连忙行礼道:“不知老先生在此,打扰您了。”

  那老人几天不见,身子骨好像更加硬朗了,陆钧眼见他摘下一个石榴,缓缓扒开,递给自己一半,然后又把另一半拿在手里,抠出几粒放在嘴里,品尝起来。过了半晌,点头道:“嗯,今年的石榴不错,甜得很。”

  陆钧笑道:“老人家若嫌吃石榴费力,不如榨成石榴汁,如何?”

  老头听了两眼一亮,道:“榨汁?待我回去之后,试上一试”

  说罢,他在陆钧肩头一拍,道:“你方才吟的是五柳先生的诗,怎么,你小小年纪,就有归隐田园之意?”

  陆钧摇了摇头,道:“就算想,也不是现在”

  那老人对他伸出了手,陆钧不好意思的把手在身上蹭了蹭,道:“老先生,我、我没洗手,怕是、怕是不太干净。”

  老头也不和他客气,道:“这样好了,你去环池里把手洗干净,来给我剥几个石榴吃,我把你写的这篇文字看上一看,如何?”

  陆钧当然求之不得,连忙道:“我这就去。”

  老人回头对这自己带来的那名童子笑了笑,道:“来,你读给我听。”

  陆钧回来的时候,那童子正读到一半,他就坐在旁边,一边给老人剥石榴,一边听别人读着他写的东西。这一听不要紧,还是听出了不少问题。他在心里默默记下了其中不够顺畅的地方,决定回去后再好好加工一下。

  童子读完之后,老人道:“‘成王定鼎于洛阳,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当时有谁能想到,刚刚四百余年,蛮夷荆楚已经能问鼎之轻重了呢?”

  陆钧接过自己那几页纸,思索着老人的话。楚国,乃至后来统一中原的秦国,在春秋时期的人看来,都是野蛮的“外族人”。纵观整个春秋,这些所谓“蛮夷之国”,不就是在中原各国的纷争之中,在没有人注意的角落悄悄变得强大了吗?

  老人接着问陆钧道:“你可曾想过,为何会如此?”

  陆钧想了想,道:“人心离散,权力更迭,中原各国已经无暇自顾,在各种内耗外耗中消磨掉了大部分的国力,而楚国、秦国,乃至春秋后期的吴国越国,却可以抓住这些时机发展自己。等到中原诸国注意到他们的时候,已经没有力量和他们抗衡了”

  老人点点头,道:“事情所有的变化,都起于微末之处,不管你信不信周易,那其中自然是有他的道理在的。坤卦有云:‘履霜,坚冰至。’正是此意。”

  陆钧心中一凛,喃喃道:“不知道大魏立国的时候,有没有人占上一卦?”

  老头整了整自己头上的葛巾,把手中的石榴籽往地上一撒,道:“兴衰荣辱自有天命,就如四季交替,树木枯荣,我是老了,小友,你自勉之罢!”

  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