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2章【博弈】_我的金融科技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的调整,各项公共基础设施都的提前,而且规模也得进一步扩大,医院、学校、交通等等基础设施都得按照未来千万级人口超级大都会进行提前规划布局,以满足几年后人口大规模激增。

  否则大量的人口净增长,而城市本身不足以承载这么大的人口负荷时,必然会带来很多的负面问题。

  对于决策者来说,这些都是需要有前瞻性的考虑,要对未来的趋势有着清晰且精确的判断。

  现在大规模调整扩张,万一今后没那么多人,那庞大的基础设施就会变为城市的双重负担。拨款巨额的预算肯定是要举债的,债务会是第一个负担;庞大的基础设施建造完毕后续的维护是第二个负担,要维护就得花钱,不维护城市很快就会破败。

  民间的老百姓都有对房子存在“养气”的说法,也就是得经常有人住才能保证房子的正常寿命,这并非是迷信。因为有人住才会维护,有人常住的房子室内温度会大体保持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所以冷热均匀。

  像那些外出务工的人一年到头不见得在老家的房子住几天,只有过年那会儿回来,没人住的时候房子的室内温度冷清,人回来了室内的温度变化了,热胀冷缩是最基本的科学常识,短期内没什么,但时间一长就会逐渐显现出来,房子的整体寿命自然就会打折扣。

  对于一座城市也是如此,不维护很快就会破败。好比一个小区本来挺好的,结果旁边立着一栋烂尾楼日晒雨淋,出门就能看到这玩意儿,想打开窗户看看城市风景,旁边一栋烂尾楼不但膈应,而且及其影响市容市貌。

  盲目扩张会遇到如上的这一系列负面问题,而保守发展带来的负面也不比其小,如城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的激增,又比如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资源紧缺而带来的挤兑,进而引发冲突等负面矛盾。

  总而言之,对于决策者而言不但需要魄力,更需要前瞻性和预见性,要不偏不倚才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有,但是不多。

  因为要做到“既要又要”真的太难,“既要又要”已经够难,“既要又要还要”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新城方面显然是做了一个无比正确的决策,战略上牢牢得抓住群星资本不让其被别的城市“拐跑”就赢了百分之九十,剩下的问题就算是有,再多都不是大问题。

  什么是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什么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新城方面的领导显然是看得清晰。

  ……

  另一边,静心居别墅。

  方鸿从新城市政大楼回到家里,开始进一步整理最近几天考虑对群星资本以及旗下控股子公司的员工就生育补贴的措施。

  重点是群星资本旗下的那些控股子公司,对于母公司群星资本的员工来说倒是没什么,因为群星的员工薪资收入是妥妥的高薪群体。

  从事金融本来就高薪,作为这个行业头部企业的群星资本就更不用说了,薪资待遇没的说。

  简而言之,群星资本的员工,他们的生育意愿不需要用钱来鼓励,包括星宇科技、量化资本、量子跳动这些当下群星系的明星级企业都不需要。

  但如今的群星资本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可不止这些,还有更多其它行业的,那些企业的基层员工收入是没法与之相比的,所以重点是对这些员工群体鼓励生育。

  而且这个群体也是最大的,群星资本的员工数量只有9500多人,但旗下所有控股子公司们的员工规模全部加起来,那可是拥有700万规模之众,往往意味着数百万个家庭,那就是两三千万的人口规模。

  ……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