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5章【超级纳税大户】_我的金融科技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换一种角度去看就是另一回事。

  像群星资本这样的企业没有直接全部划入国税就很不错了,起码现在还是归属于新城地方企业,还能按地方分到390亿,而这已经是一笔巨额的天文数字,直接把新城的财政税收增加到了1780个亿的规模。

  实际情况已经非常丰厚,新城财政收入规模已经是一线城市级别。

  如今的群星资本早就已经不是一家地方性质的企业,在gwy那里都是被高度重视的存在,没办法,因为真的太能赚钱了。

  光是税这一块如今缴纳的额度即已经超过三千亿规模了,而且连年持续增长,说是国库里的摇钱树也一点都不夸张,不重视都不行。

  更关键的是,大部分的钱还在从海外创汇回来。

  ……

  却说此刻,田嘉奕继续在跟方鸿汇报:“……另外就是公司在既定的‘八大战略投资方向’上截止2011年12月31日总共有出手投资超过1898个项目标的。”

  田嘉奕有条不紊道:“具体来看挺过a轮融资阶段的有854家,通过率在45%左右;这854家里面挺过b轮融资阶段的有427家,通过率在50%左右;这427家里面挺过c轮融资阶段的有307家,通过率在72%左右,至于d轮融资阶段,多数c轮融资的钱还没消耗完,以过d轮融资的有36家。”

  方鸿默默地点了点头,群星资本在天使轮阶段出手接近1900次,这接近1900家初创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一轮游,pre-a轮死一大批,到a轮融资又死一大批。

  但挺过a轮融资阶段后就出现拐点了,这些创业公司的存活率开始提升,有50%左右的企业拿到了b轮融资,而挺过b轮融资后的企业,有超过七成左右的企业成功通过了c轮融资。

  群星资本这种出手频率主打的就是一个量大,如果每一家初创企业都算做是一个样本的话,群星资本手里的样本已然具备统计学的概率趋同。

  反应在数据上就是越往后的融资阶段,企业的存活率大幅提升,像c轮融资阶段的存活率超过了70%的比例,可以预见的d轮融资的存活率还会大幅提升,预估是在85%以上。

  这非常正常,从统计上的数据也充分说明了前期投资的风险是巨大的,天使轮阶段很多时候可以说就是在支持“梦想”投一笔钱,能不能成都是看天命居多,所以才叫天使轮融资。

  而实际上大多数标的都撑不过pre-a轮,这也是为什么天使轮阶段投钱少拿的股权多的原因,因为这个时候的风险堪称爆表,且基本都是投资人扛着风险的。

  到了后面的pre-a轮、a轮、b轮、c轮、d轮……越往后上车的人意味着亏损的风险越小,所以这个时候如果同样的资金量拿到的股权就少得多,也就意味着赚的钱要少,毕竟风险小了。

  群星资本的这份接近1900个投资样本统计出来的数据很充分的反应了“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这句话。

  值得一提的是,群星资本投资的这些标的,能挺过c轮融资阶段的,基本上都成为了绝对控股子公司,无一例外都超过了67%以上的股权比例。

  因为每一轮融资,群星资本都是领投的,其它中途上车的资方都是跟投,甚至有不少都是群星资本一路独家投资过来的,资方只有群星一家且股权占比超过80%,剩下的股权是创业团队。

  群星资本投资的八大战略方向分别是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无一例外都是科技与高端制造,而且多数都是颇为烧钱的。

  这八大投资方向出手接近1900家创业公司,看起来是超级密集,但实际上细分到具体的子类其实真的不多,还有好多子类甚至都没有涵盖到。

  一个大的投资方向,如电子信息这个方向就能细分出十多个大类,其中一个大类又能细分出十多个小类,而一个小类还能进一步细分出若干个子类,这些子类才是对应到了具体的创业项目公司。

  ……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