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2章【披露,名望蹭蹭涨】_我的金融科技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则无需抽签,直接确名,如果大于11.63万个名额则进行抽签。

  毫无疑问的是,肯定会大于11.63万个名额的。

  毕竟这事儿发酵了这么久,影响力也很大了,现在又是互联网时代,又是面向全国范围的申报,就算是超过百万申报名额也不意外。

  不过记者会上肯定是要说清楚的。

  而如果申报名单远超11.63万个实发名额,则抽签决定最终的名额,由教育助学基金总部公开直播抽签,并将中签名额披露到官网可查询,如此便无人会期满,因为当事人只需要一查询就知道自己中签没有。

  具体的抽签则规则是同一个省份的申报名额放在一个篮子里从中抽选,11.63万个实发名额按等比例分发到各省份的抽签篮里。

  例如,总的实发名额11.63万个,全国范围内经核实通过的申报名额是116.3万个,那么就按10抽1的比例进行分配。各省份的申报名额数按照该比例获得实发名额的分配指标,例如来自A省份总的申报名额是1000个,那么分配到该省份的实发名额就是100个;来自B省份总的申报名额是500个,那么分配到该省份的实发名额就是50个。

  公众对于这个方案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歧义,这的确是相对而言最为公平的解决方案了。

  抽签的事情不给各地分支机构,而是由机构总部来执行,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其中在地方执行存在的猫腻问题,而且抽签公开直播产生。

  然后具体的抽签规则不是把所有名额放在一个篮子里进行抽选,而是以省份为单位,按照各省份所在地的申报名额放一起进行抽签,该省份分配到的实发名额指标根据其申报的名额按等比例分配,这样确保了不同省份申报的名额无论是1000个还是500个,中签概率都是一样的,而且不会导致某一个地区500个申报名额全中的事情发生。

  公众们对此非常认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确实是相对最为公平的分配方案。

  剩下的就看自己的气运了。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生,凡是了解这个事情的人,都开始准备材料进行申报了,尤其是高中、大学这一学龄阶段,因为接触互联网信息有相对优势。

  所以这个群体最为迅速,而且基本都是直接走官网线上申报通道。

  而教育助学基金机构这边,分部在全国各身份的办事处的人员也在积极与当地学校交流磋商,让学校方面把消息传达下去,提供申报名额。

  有的地方有的学校颇为积极,很是热切;

  有的地方有的学一看自己啥好处没有、啥决定权也没有,助学金自己不能干预,名额也不能干预,兴趣不大直接找理由推掉;

  有的地方有的学校想让教育助学基金给学校提供资助作为合作条件,不提供就拒绝合作。

  消息面上,方鸿搞的这个教育公益事业,可以说是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褒奖。

  其实这个社会还是很多热心人士的,也由衷的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些人,但是这些略有富足的热心人士能做的就是直接捐钱,因为不可能再抽出时间精力去具体的做,只能通过第三方公益机构。

  而问题就在于,现在的那些第三方公益机构是让人一言难尽,众多社会上的热心人士对其充满了不信任,钱捐赠出去了最后自己成了大冤种。

  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根本得不到帮助,既如此那就收起这份善心吧。

  而这些人在看到方鸿搞的教育助学基金,尤其是看到这个机构透明的运行机制,于是有很多热心人士都在方鸿的微博留言私信,希望他能开辟一个渠道,想把钱捐赠给教育助学基金,委托其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体。

  ……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