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9章【半导体之难不只一个光刻机】_我的金融科技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制造环节,可以分为前道晶圆设备制造、封装设备以及测试设备。

  其中最关键还是前道工艺设备。

  这也是资本开支占比最高的,在去掉产房以及验收等,前道工艺设备的投资占了总比的百分之七八十左右,如果制程精度越高,这个比例还会更高,比如当达到16纳米以内的时候会达到85%的比例,7纳米以下会更高。

  前道设备的工艺流程具体又分为:氧化扩散、光刻、刻蚀、离子注入、薄膜沉积、抛光、晶圆检测等环节。

  在当前全球半导体设备的竞争格局中,各大环节的头部企业都被外国寡头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基本够不着第一梯队的影子,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半导体设备存在三大壁垒。

  第一是技术层面的壁垒,首先一个就是半导体设备是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复杂系统,而将这些零部件有机的组合成一体,并且实现想要的精度在纳米级上的操作。

  第二个壁垒就是要保障这些纳米级操作的基础上实现超高良率,要知道即便良率在90%的情况下,最终产品的良率也是零。

  第三个壁垒就是在保障设备精度和良率的基础上,让它持续稳定的生产,这一点也导致了行业天然形成寡头垄断。

  如果从客户验证的角度而言,因为半导体设备本身和产线的复杂性摆在那的,单设备的良率以及稳定性对整个体系环节会产生累计效应,从而造成潜在的巨额损失,这也是晶圆制造厂对于上游设备验证、验收有着极为严格要求的原因。

  而一旦符合厂商的要求,那是很难去替换其它厂商的设备,原因就是换设备厂商要面临巨大的风险和验收的时间成本,这就造成了半导体设备全球寡头垄断的格局,厂商跟这家企业达成合作之后大概率就会一直合作下去,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轻易更换合作伙伴。

  在半导体前道工艺制造设备里面,方鸿也是很清楚的知道各大设备在总的资本开支占比是多少,毕竟前世就深度介入了这个行业。

  刻蚀设备占22%、薄膜沉积设备占22%,光刻机占20%。

  这三大半导体设备就占了总投资超过60%的开支比例。

  然后就是检测设备占11%、清洗设备占5%、涂胶显影设备占4%、抛光设备占3%、热处理设备占2%、离子注入机占2%、去胶设备占1%,以及其它设备加起来占剩下的8%。

  在众多半导体设备当中,方鸿主要看重的就是十大关键设备,即:光刻机设备、刻蚀机设备、薄膜沉积设备、检测设备、清洗设备、涂胶显影设备、抛光设备、热处理设备、离子注入机设备、去胶设备。

  群星资本必须攻克这十大设备,并且要自己控制实现完全自主化。

  当芯片被外国人卡了脖子而掀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