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章 送别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喜欢他的大儒名士。

  “阿晨!”

  邓洪见他下车,第一个迎上来说道:“如何?”

  沈晨笑道:“衣带诏的事情如今已经传遍襄阳,对曹贼欺凌天子之事,举州共愤,那些腐儒,也已经无话可说了。”

  “那就好。”

  邓洪高兴地点点头:“我就知道阿晨没有错,曹贼上欺天子,下屠黎民,此等国贼,岂能称雄于世?那些迂腐之徒,就该无话可说。”

  “不止呢。”

  旁边有个沈晨的学生,叫谢晖,立即说道:“师君出了州牧府之后,那些儒生们群起而攻,皆被师君训斥,师君走的时候,他们还说恭送沈先生。”

  “哦?”

  邓洪忙道:“怎么回事?”

  谢晖就绘声绘色地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沈晨也没拦着,笑眯眯地看着他。

  这个孩子原名叫谢小蝤,十三岁,因为他家从事乐工,所以名字是三个字,是标准的底层贱民。

  后来拜师沈晨,沈晨给他取名谢晖,寓意为从底层黑暗走向光明。

  其实现在沈晨的学生已经非常多了,但固定的很少。

  送来读书的都是底层百姓家庭,平日里生活极为艰难,农闲的时候让孩子来读半个月书就已经很不容易,更别说常年跟在他身边。

  所以到目前为止,真正从前年办学开始,一直跟在他身边学习的人只有周不疑、谢晖等少数几个学生。

  这些人要么像周不疑家是官宦豪绅这类良家子,要么是谢晖这样虽然是贱民,但从事医工、乐工等还算赚钱工作的人,平民不多。

  其中又以周不疑学得最好,只是他今年才八岁,难以承载他的学说,因此也只能尽力培养其他人。

  谢晖把事情原委说给众人听之后,司马徽感叹道:“我从很久以前,就觉得阿晨的学识和见识应该能为天下楷模。今日果然就应验了,从此之后,荆州名士之冠,非阿晨莫属了。”

  “先生谬赞。”

  沈晨向司马徽拱手道:“我只是践行我心中的道义罢了,天下人做不到,是因为他们还不理解我的志向,唯有先生你们是清楚我的。”

  八岁的周不疑昂起脑袋,认真说道:“师君之言,令人深思。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够像师君一样,践行仁义之道。”

  “呵呵。”

  沈晨笑了笑,摸了摸周不疑的头道:“世间的真理很多,我们作为人,就应该上下求索。只要伱能够坚守住心中的信念,它日总有一天可以做到的。”

  庞统感叹道:“那些话语如在耳边聆训,令我感受深刻呀。私以为,自秦末以来大儒无数,唯有阿晨你对夫子之道,领悟最深。”

  “士元兄长就不要夸赞我了。”

  沈晨笑道:“荆州人不识你的才能,我却知道,我也不过是夸夸其谈罢了,真正要想做到我说的,还得要付出行动。唯有诸位兄长和德操先生,品德与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