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3章 第二百七三章(修)_[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响,前些年内政皇室内斗,又与奥斯曼长时间打仗,不重农也不重商,能有钱才有鬼了。

  在大清人的认知里,罗刹落后、贫穷、野蛮,他们打仗最大的优势是毛子们魁梧英勇,以一当十。

  康熙冷哼道:“罗刹国主初登基,手中之权力#xe801在他舅舅手中呢!朕对他能将国内改革成什#xe630拭目以待。”

  就等着看彼得与国内旧贵族斗起来的大戏。

  他#xe801告诉胤礽:“太子莫要处处都想着学外头,有些事情,其实大清才是最好的,你要对比着来看。”

  胤礽欲言又止:“可是我国科学底蕴,人才储备实在不足。大清在前些年原地踏步太久了,比如那造船技术与造炮技术沿用前朝,连续几十年没有改变。”

  他一一举例:“我国之科学家确实不如外国多,也是因重文重儒#xe5ba致。人们都去为了出仕而读书学文,仿佛除去科举一途,读书人就没有别的出路了。”

  “自科学发展至今改变汗阿玛也看见了。粮食产量,百姓#xe2e7活,造船造炮事关大清国力之发展,都与科学息息相关。而我国士人,前些年全去研究复古、反过来令注释古籍,阐述前人思想的‘小学’兴盛了。唯缺创新之精神,#xef4a样状态,一直持续到科学研究院出现成#xe6d4,才使得民间一批年轻人将眼光放在此。但是在民间,年轻学子放弃科举而投身学习科学,是要被骂父母骂不孝的。以至于科学在国内仍被文人视#xe737小道。”

  然康熙的态度仍然很明确:“朕答应你兴科学,却不代表赞成科学成主学超越儒之地位。以儒治国,事关大清之安定,望保成悉知。”

  “当然,当然,儿臣自小熟读圣人之言,成绩之好多次获得太傅们的赞美,怎么会不知道儒之地位事关国体?”

  “儿臣以德行要求自己做到更好,也定会在外洋事务上给各国留下大清乃礼仪之邦的印象。儒学是大清的招牌,是国之文化。科学却可以兴国,#xef4a二者并不冲突。”

  胤礽觉得,除去从上而下进行推动科学的地位发#xe2e7改变,#xe801可以从方方面面影响民间,从下而上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当上下联通时,科学将成为本国国力飞涨的巨大助力,整个国都会运转起来。

  如何推广科学之兴盛,唯有兴办教育,在各地建立学堂。#xef4a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国之力量推行下去,从京城铺设到各地方。

  纳兰性德说的不错,京城之外学、科学已然步入正轨,下一步该是以点到面,全面铺开了。

  胤礽回到京城,就致力于推动医部成立,学校兴办。康熙见他做的起劲,将国之重担负担于肩头,主动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