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九章 辩经?抬杠?_恒行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使陆恒心中再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也绝不敢肆无忌惮去忤逆皇帝所说的话。

  同时,佛门也是一样的。

  这倒不是说皇家威严不可侵犯什么的,而是有时候就算你有能力打破这世间的规矩,也绝不能这么做。因为你打破规矩,所有人都可以以此为借口来攻击你。

  为什么佛门不干脆出动数百高手围剿陆恒?

  虽然也有陆恒还不值得佛门这么兴师动众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陆恒的身份是大唐国师,在这个身份有效期间,佛门绝不敢犯天之大忌,去阻杀陆恒。

  否则,别说朝廷和道门不会答应,就算佛门内部也多的是会“清理门户”以安天下人心的派系存在,到时候追杀陆恒的和尚们只会作为规矩破坏者,闹得里外不是人,千夫所指,成为天下公敌。

  同时陆恒也是一样的,若他光明正大忤逆皇帝,国师的位置肯定是没了,佛门想对付他不但没了顾忌,反而成了大义之举。就连李淳风和道门也会和他划清界限,免受其牵连。

  所以,人皇尊严,大唐法度,是约束超凡之人最后的遮羞布,谁扯掉这块布,谁就露出了要害,等着被群起而攻吧。

  皇帝说了道先佛后,和尚们可以上奏辩驳,却不能当场违背皇帝的意愿,因为他们真正的敌人是道门,是陆恒,而不是皇帝。

  皇帝说点到为止,不得出现伤亡,让原本打算和李淳风联手,二话不说先灭了慧能这个神念化身的陆恒,不得不放弃这个念头。

  此时皇帝已坐主位,礼部侍郎宣布辩经大会正式开始,陆恒心中念头百转,思虑着破局之道。

  他一定要彻底打乱阻止慧能的成佛之机,神秀认输退缩,他可不能退。神秀甘当配角,他可不想成为衬托慧能的背景墙,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已不单单是意气之争,或是佛道之争,这不但关系到陆恒和慧能往后的心境,也关系到那虚无缥缈的气运。

  就比如神秀,他这一退,等于承认自己不如慧能,他的境界永远都会在慧能之下,不但有生之年永远是慧能的陪衬,就算死后也成为悲剧,流传千古。

  陆恒要是任由慧能以他为踏脚石一飞冲天,虽然影响不像神秀这样的直接竞争者那么恶劣严重,但终归也会使得陆恒心境有损。

  这场辩经大会是陆恒的舞台,他陆国师才是主角,他应该是获得最大好处的那个,而不是作为对手的慧能。

  不过错失第一时间出手强灭慧能神念化身的良机,那么就只能先按规矩来了。

  其实想破慧能谋划不是没有办法,办法就在眼前——在不拿出《浮屠经》的情况下,就将老子化胡一事坐实,让慧能原本为佛门承担的劫数,变成他自己真正的失败和过错。

  简而言之,就是辩经就辩经,凭嘴炮,光明正大赢了慧能。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