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何能战_凉州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卒,皆不足一什。

  由此也可见,如今的金城一线战事,进行到了何等艰难而无以为继的地步。因而,韩宁见到自己苦苦期盼的援军竟是这样一支刚放下锄头不久的农人们所组成,心中顿时凉了半截。

  “令居县司马高泽,见过将军。我部援军计五千一百余人,此处到达四千三百余人,其余八百余人押运军械物资。稍晚时候便至。”高司马心知自己这些人,之后便要归于这位年轻将领麾下,因此一俟见到韩宁,便也不顾对方看上去完全就是个年轻人,赶忙上前来见礼。

  韩宁摆摆手,示意高泽不必多礼。他悠悠叹道:“高司马,派三千人渡河去支援金城郡吧。留两千人由你,或你指定一人带领,随我协防大营。”韩宁再也不想拖,金城郡守军就剩下了最后一口气。然而城外虎视眈眈的赵军,仍有数万之多。

  赵军强攻金城的结果,便是现今金城城下的那累累尸骨。

  刘岳所率领的那些匈奴骑兵,自始至终游离在东侧城外。这十日之间,他们冷眼旁观了赵军炮灰般的步卒无数次的惨败。金城郡东侧城头的赵军尸首,也是越堆越高。头几批被滚油浇泼和烈火焚烧而呈现焦黑的萎缩尸体,如今业已被后来者埋在底下,不复再见。然而在这个仍然略显炎热的中秋季节,在城下堆积数日乃至十日的尸体,便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散发出剧烈的恶臭。

  这种由堆积在城下的敌军死尸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恶臭,不仅愈发使得进攻的赵军兵卒畏首畏尾,同时也强烈摧残着城头守军的士气。这些日子赵军攻势愈急,守军甚至都不再下城。吃住都在城墙上的守军,天天面对着这股冲天的浓烈恶臭,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人人都是一副萎靡神色,然而当每个黎明来临,他们依然还得手握钢刀,继续着他们守土御敌的职责,直到他们也一个个地倒下。

  决定好大方略之后,高泽便在韩宁的将令之下开始分兵。这些刚刚放下农具不久的农夫们,也唯有畏首畏脚地听凭这些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他们未来生死的上官所摆布。

  高泽分出了三千人,交给了与自己同来的副牙将所统率,即刻驰援金城郡。他自己则率领两千人留了下来。准备听从韩宁的安排,随韩宁一同坚守北岸大营。北岸本来只有守军一千余人,如今有了这些赴援县兵,兵力已达三千人。

  两部分兵完毕,副牙将带领着略多的那队人马,在数位韩宁身边亲卫的带领之下,缓缓向西南侧浮桥处行去。正当韩宁准备将这些新近赴援的县兵带回大营之时,远远却是看到数十骑飞奔而来。韩宁定睛一看,却知是如今广武军的代司马李延昭率部侦哨归来。

  李延昭部数十骑疾奔而至,驰至近前,李延昭也看到了这支县兵。于是下马走到韩宁身边,悄声问道:“敢问都护,前来赴援的,是哪一部的援兵?”

  韩宁见李延昭相问,面上现出一副颇为无奈之色。然而战事紧急,有些事实在是不得不为。他伸出右手,护住嘴,在李延昭耳边悄声答道:“来赴援的,乃是令居县兵。”

  李延昭又抬头望了一眼熙熙攘攘的县兵们,心中不由得泛起几分疑惑来。他皱眉问道:“一县兵力,缘何如此之多?又观其部伍,散漫且颓然。援兵怎至如此不济?”

  韩宁闻言,却是哭笑不得。想必李延昭长时间在外侦哨,也可能对使君发布的动员令并不知情。于是他悄声向李延昭解释了一番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县兵来历。

  李延昭听得韩宁的一番解释,眉头又是紧皱了起来。他侧过头去,神色凝重地盯着正在往营中行去的乱糟糟的援军队伍,口中喃喃道:“这等援军,如何能战?”

  凉州辞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